- 時間:2022-05-11
- 點擊:0
- 來源:發改委網站
發展改革工作事關一個地區一個區域發展大局,發展改革系統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部門,能否做好全局性、前瞻性問題的研究,對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省發展改革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主題,大力實施強工業、強科技、強省會、強縣域行動,全力盤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質量、增強能量、做大總量,以高度的政治站位、政治自覺、政治擔當推動各項發展改革事業取得歷史性進步和成效,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攻堅克難 推動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今年一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實現了“開門穩”“開門紅”。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不利局面,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作為全省宏觀經濟管理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立足部門職能職責,主動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扎實做好防疫保障、保供穩價、應急價格監測工作,落實落細“六穩”“六?!比蝿?,研究出臺應對疫情沖擊、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強化國家宏觀政策落實,加強經濟運行監測預警,及時發現問題,研究提出對策建議,為省委、省政府提供決策參考。發揮考核指揮棒的引導作用,報請省政府出臺市州重點工作完成情況評價辦法,引導各市州形成爭先恐后、競相發展的良好局面,助推全省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穩步提質的發展態勢。
深入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按期完成11.4萬戶49.9萬建檔立卡群眾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建成集中安置點1724個,易地扶貧搬遷戶反映安置區生活很好和良好的占比達99.8%。全力推動祁連山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整改,祁連山生態保護“由亂到治、大見成效”。有序實施傳統產業“三化”改造,2021年我省工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27.8%,生態產業增加值占比達到27.9%。
勇挑重擔 著力完善重大基礎設施
投資是拉動甘肅省經濟發展的主動力,項目是支撐有效投資的主載體。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省發展改革委充分發揮有效投資和項目建設對穩增長、調結構、補短板的關鍵作用,把項目建設作為穩定經濟運行的“壓艙石”、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源”,努力實現投資有支撐、增長有動能、發展有源泉。
堅持投資項目清單管理制度,編印重點投資項目、省列重大項目、重大前期項目“三個清單”,對項目實行月調度、季通報制度,實時監控項目進展。
強化要素跟著項目走保障機制,落實重大項目領導包抓機制,全力爭取國家部委支持,開展政銀企對接行動,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保障項目順利建設。
數據顯示,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2017年的下降40.3%,回升到2018年的下降3.9%,2019年增長6.6%,2020年增長7.8%,2021年增長11.1%,已連續15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同時,省發展改革委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培育壯大新能源產業鏈,并逐步完備以發電機、輪轂等關鍵裝備為主的產業格局,加速推動甘肅由“風光”大省向“風光”強省轉變。
截至2021年底,全省新能源裝機3095萬千瓦,占全省電力總裝機的48.6%。新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22.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6.2%。
積極作為 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隨著一系列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甘肅在黨和國家大局中,生態屏障、能源基地、戰略通道、開放樞紐的功能定位更為清晰,資源稟賦優勢、工業基礎優勢、地理區位優勢愈加凸顯。
近年來,省發展改革委準確把握國家政策導向,堅定不移實施黃河國家戰略,在黃河流域省區率先研究出臺省級規劃,推動黃河首曲濕地保護修復和退化草原治理改良、隴中隴東黃土高原區水土流失治理等一批重大帶動性項目啟動實施。
出臺實施全省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實施意見,編制實施蘭州經濟圈、河西走廊經濟帶、隴東南區域等3項省級區域規劃,協同推進蘭西城市群、蘭白經濟圈、榆中生態創新城建設,出臺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規劃和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形成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
搶抓“一帶一路”機遇,堅持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加快建設蘭州、酒泉等國家物流樞紐,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蘭州、天水跨境電商試驗區等平臺建設進展順利。2021年外貿進出口總值達490.9億元,同比增長28.4%,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38%。(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曹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