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9-10
- 點擊:0
- 來源:蘭州晚報
來自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的消息
今年我市開啟64項黃河流域 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項目

9月9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蘭州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據介紹,蘭州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共謀劃儲備項目7大類349項,總投資9507.3億元。其中,2021年計劃實施項目7類64項,總投資983.49億元。
十大生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2%
黃河流經蘭州市6個縣區(西固、安寧、七里河、城關、榆中、皋蘭),流程151公里,流域面積1.31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305億立方米,境內黃河干流的一級支流有湟水河、莊浪河、宛川河、蔡家河等河流,二級支流有大通河,山洪溝道105條。
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項目建設方面,蘭州市全面開啟“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統籌推進“一河”治理、“兩岸”提升、“兩山”打造。2021年爭取“讀者印象”南河道綜合治理、榆中污水處理廠、青城鎮污水管網改造等3個項目專項獎補資金1.7億元,占全省下達資金的近28.3%。
在優化產業結構方面,以重振“蘭州制造”為抓手,加快產業向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轉型,十大生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2%;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占GDP比重達到16%;現代服務業提檔升級,市場主體達到23萬家,現代服務業占GDP比重達到65%;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大力實施“1368”計劃,六大特色產業集群不斷壯大。
近郊四區1482個網格全面開展污染源溯源分析監測
在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中,2020年蘭州市優良天數歷史性達到312天,榮登“2020中國藍天百強城市榜”第六位。力爭“十四五”末實現大氣環境質量中六項污染物全面達標、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7.5%,即320天以上;全市地表水水質保持穩定,黃河干支流斷面和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黃河出境斷面水質保持二類水體;土壤污染風險可控,土壤環境質量同比改善。
同時,還將利用562套網格化監測設備對近郊四區1482個網格,全面開展溯源分析,精準發現處置污染源,并作為指揮調度和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持續開展冬季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嚴防極端重污染天氣發生;對市區及周邊1201個工地實行屬地化網格監管,重點土方施工工地實行視頻監管,督促建筑工地嚴格落實“七個百分之百”抑塵措施;加強全市3萬余家餐飲單位油煙管控,有效控制餐飲油煙污染;對秸稈焚燒等農業源污染,開展全域無死角航拍取證。
生態修復治理累計完成河道治理54.1公里
生態修復治理方面,蘭州市實施了城關區大砂溝山體修復、安寧李麻沙溝生態修復綜合治理等8個生態修復項目;穩步推進城市公園、城郊綠島和生態廊道建設;嚴格落實河湖長制,1381名各級河長湖長全部上崗履職,累計完成河道治理54.1公里;大力開展節水行動,2020年全市用水總量9.95億立方米,未突破14.71億立方米的控制目標。
同時,重點對城區23處突出積水點進行工程整治,目前已全面改造完成;總投資46億元的三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正在加緊實施。其中,總投資25.6億元的七里河安寧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17.1億元;總投資8.4億元的雁兒灣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累計完成投資7億元;總投資10.936億元的鹽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15億元,預計2021年底全部完成。屆時各廠出水水質將全面達到一級A標準,日處理規模由60萬立方米提升到80萬立方米(遠期達到日處理90萬立方米),蘭州市污水處理能力將得到質的飛躍。
西固區累計造林1.27萬畝新增改綠地70萬平方米
蘭州市七里河區全面推進“人防+技防”,精準“治源、控車、抑塵、禁燒、減煤”,目前空氣優良天數176天,達標率74.3%;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對雷壇河、鹼溝、七里河洪道等6條黃河一級洪道按照“一河一策”編制治理方案,加快推進八里鎮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完成雷壇河黑臭水體治理改造工程、七里河洪道生態治理工程,黃河七里河段水質全部達標。
蘭州市西固區全力實施沿黃綠色長廊建設、城區綠地新增、面山綠化、庭院綠化、村莊綠化、林業產業發展“六大工程”,啟動建設了金城公園二期、“再造一個關山森林”等項目,五年來累計造林1.27萬畝、新增改綠地70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7.31%,切實筑牢了綠色生態屏障;先后爭取國家專項資金2.7億元,建成投用了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一、二期工程,水源保護區水質穩定達到國家二類標準;累計實施了黃膠泥溝危廢隱患消除、河口大紅溝土壤治理、蘭州自來水管線土壤修復等總投資達42.82億元的300余個項目,強力推進了生態環境問題排查和柳泉西小坪水源地清理整治政治任務,整改問題28個、關停企業10家。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昕/文 馬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