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甘肅經濟信息網!
首頁 / 時政要聞/ 正文
機械化新設備助力甘肅防沙治沙
  • 時間:2022-06-20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夏日驕陽下,武威市涼州區北部沙漠,200多位來自全省各地林草系統的干部職工頭戴草帽,在涼州區榮生路南側項目區開展壓沙治沙,經過改良的治沙設備也全新亮相。

    6月17日,是第28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今年的主題是“攜手防治荒漠化,共建命運共同體”。當日,甘肅省林草局、甘肅省治沙研究所與武威市林草局在涼州區共同舉辦了現場治沙和荒漠化防治培訓活動,旨在通過荒漠化與干旱日宣傳,展示全省防沙治沙和荒漠化防治的成功做法與成就,引導和鼓勵全社會積極投身和參與全省防沙治沙和荒漠化防治行動。

    甘肅是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大省,也是全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遏制風沙危害的戰略前沿陣地。甘肅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顯示:全省有荒漠化土地面積2.93億畝,沙化土地面積1.82億畝,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積5421萬畝,占沙化土地面積的29.7%。

    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張宏禎介紹,“十三五”以來,甘肅堅持“科學防治、綜合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針,依托三北防護林、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等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沙化土地綜合治理1421萬畝,年均治理203萬畝,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和危害程度呈現“雙減”態勢。

    “在全省各級林草系統的努力下,甘肅境內470余處風沙口得到有效治理,風速和頻次大幅減小,已逐步形成騰格里、巴丹吉林、庫姆塔格沙漠邊緣防護林體系,對阻止騰格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合攏,保護河西走廊綠洲發揮了重要作用?!睆埡甑澱f,目前甘肅建成長達1200多公里、面積460多萬畝的防風固沙林(帶),不僅為我省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提供了保障,也為京津唐風沙源的治理作出了貢獻。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甘肅防沙治沙工作的歷史性轉變,離不開我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治理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

    省治沙研究所建立了由科技部批準的“甘肅省荒漠化與風沙災害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和“國際荒漠化和沙化防治技術援助交流平臺”。研制成功多功能立體固沙車和小型手扶式草方格壓沙車,改良后的手扶式沙障機操作方便且適應多種地形,單機日均可鋪設草方格沙障50畝左右,效率是人工的4至6倍,極大地節約了勞動成本,提高了造林和固沙成效。

    在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治理過程中,我省廣大沙區不斷推廣應用“草沙障+沙生灌木”“固身削頂、前擋后拉”等治沙技術、治沙模式和新技術、新材料20多項。張掖、武威等市總結出“雪墑造林”的治沙新模式,既有效利用了水資源,又降低了造林成本。

    甘肅始終落實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運行機制,先后對銀西鐵路穿越環縣甜水鎮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項目、銀西高鐵配套電網穿越環縣甜水鎮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等項目開展了生態影響評價論證,并按規定程序要求報國家林草局征求意見。

    防沙治沙,任重道遠。甘肅省林草系統將統籌我省防沙治沙和生態建設各項規劃、項目、資金和技術,應用治沙科技力量,繼續加強防沙治沙,為全國北方防沙帶建設和構筑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作出新貢獻。

上一篇:沒有了
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国产精品VA最新国产精品视频,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色欲,国语对白高潮呻吟久久无码